摻鉺光纖放大器的結構說明
摻鉺光纖放大器基本結構。在輸入端和輸出端各有一個隔離器,目的是使光信號單向傳輸。泵浦激器波長為980nm或1480nm,用于提供能量。耦合器的作用是把輸入光信號和泵浦光耦合進摻鉺光纖中,通過摻鉺光纖作用把泵浦光的能量轉移到輸入光信號中,實現輸入光信號的能量放大。實際使用的摻鉺光纖放大器為了獲得較大的輸出光功率,同時又具有較低的噪聲指數等其他參數,采用兩個或多個泵浦源的結構,中間加上隔離器進行相互隔離。為了獲得較寬較平坦的增益曲線,還加入了增益平坦濾波器。
EDFA主要由5個部分組成:摻鉺光纖(EDF)、光耦合器(WDM)、光隔離器(ISO)、光濾波器(Optical Filter)、泵浦源(Pumping Supply)。
摻鉺光纖放大器(EDFA即在信號通過的纖芯中摻入了鉺離子Er3 + 的光信號放大器。)是1985年英國南安普頓大學首先研制成功的光放大器,它是光纖通信中zui偉大的發明之一。摻鉺光纖是在石英光纖中摻入了少量的稀土元素鉺(Er)離子的光纖,它是摻鉺光纖放大器的核心。從20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摻鉺光纖放大器的研究工作不斷取得重大的突破。WDM技術、極大地增加了光纖通信的容量。成為當前光纖通信中應用zui廣的光放大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