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和研發新型光纖的重點是拉制工藝的控制和使用材料的選取。傳統單模光纖要求纖芯和包層材料的折射率相似(一般來講折射率差在1%左右),而光子晶體光纖卻要求折射率差值很大,達到50%~100%。普通光纖中微小的折射率差常常用氣相沉積的技術得到所需的預制棒,而光子晶體光纖所需的大折射率差值通常利用堆管技術制作預制棒。
光子晶體光纖的典型拉制過程:首先是完成預制棒的設計和制作,預制棒里包含了設計好的結構;然后將預制棒放在光纖拉制塔中,利用普通光纖的拉制方法在更精密的溫度和速度控制下拉制成符合尺寸要求的光子晶體光纖。在拉制過程中,通過調整預制棒內部惰性氣體壓強和拉制的速度來保持光纖中空氣孔的大小比例,從而獲得一系列不同結構的光子晶體光纖。一些研究小組還報道一些特殊的預制棒制作方法,這些方法可以用來拉制特殊材料或特殊結構的光子晶體光纖。例如,由于軟玻璃材料并不像硅一樣易形成管狀,普通的堆管制作預制棒的方法不適用,利用直接擠壓形成預制棒的新技術則能制作這類材料的光子晶體光纖預制棒。通過堆疊、沖壓和鉆孔的方法可以很好地制作聚合物材料的光子晶體光纖預制棒。通過一種*的卷雪茄技術將聚合物與玻璃合成布拉格結構的光子晶體光纖。而P.Falkenstein等則是在構成預制棒的玻璃棒中插入可被酸腐蝕的玻璃材料,將它們按設計要求排列好并融化成型后,利用酸腐蝕掉不需要的部分形成空氣孔,這種方法形成的預制棒能拉制出結構更、更符合設計要求的光子晶體光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