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微軟在全球發布了其新一代的瀏覽器Internet Explorer 9(以下簡稱IE9) 測試版。微軟表示,與上一個版本IE8相比,IE9更快速、簡潔、可靠,特別是在支持HTML 5和CSS3等現代標準上邁出了一大步。業內人士預計,IE9的推出勢必會引發瀏覽器市場新一輪的爭奪。
實際上,瀏覽器市場爭奪戰早已打響。今年,除了IE以外,谷歌的Chrome、Mozilla的Firefox和蘋果的Safari都有大的版本更新:Chrome不久前剛將版本升級到Chrome 6,隨即又推出了Chrome 7的開發版本;Mozilla上半年已推出了Firefox 4.0測試版,蘋果的Safari 5也才推出不久。市場上的其他瀏覽器廠商的版本更新甚至更頻繁,意圖搶占更多市場份額的目的十分明顯。而這一切的最根本原因就是,Web應用流行已成為大趨勢,我們即將全面進入Web應用時代。
應用和開發的最佳平臺
對于絕大多數普通的電腦用戶而言,瀏覽器應該是最常用的軟件之一,這是他們進入五彩斑斕的互聯網世界最方便的入口。不過,這并不是瀏覽器的全部功能,今天瀏覽器還可以訪問越來越多的應用,這就是我們所說的Web應用。而過去,這些應用都是采用專用的客戶端軟件實現的,也稱桌面應用。
與桌面應用相比,Web應用最大的好處是跨平臺,也就是一套代碼既可以在Linux平臺上運行也可以在Windows平臺上運行,因而深受開發人員的喜歡;同時,這些應用操作簡單,用戶也很歡迎。所以Web應用開始大行其道,而Web應用反過來又推動了瀏覽器的技術更新步伐。最近一年半以來,瀏覽器技術進步速度明顯加快。比如在性能上提升很多,新一代瀏覽器紛紛開始引入GPU加速功能,并把這作為新一代瀏覽器的亮點之一。目前已有IE9測試版、Firefox 4測試版以及Google Chrome 7宣布將利用GPU來加速2D、3D性能。這一技術的引入將讓瀏覽器的性能數倍于上一版本。
“過去一年半的時間內,全球瀏覽器廠商有15個以上重要的版本發布,這還不包括傲游、搜狗等國產瀏覽器,這些瀏覽器更新更快,平均一個月就有一個大的版本發布。” Google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林斌在日前舉行的Google互聯網開發技術交流會上表示,“每一個新版本的發布都把用戶體驗和瀏覽器性能指標往前推進了一步。”
當然,目前還不能說已經進入Web時代。林斌認為,這需要兩個條件:第一,瀏覽器作為Web應用的平臺一定要非常強大,強大到用戶使用Web應用之后,其體驗能夠接近甚至超越傳統的客戶端軟件;第二,Web應用要流行起來,還需要有一個開放的標準,現在這個標準已經有了,就是HTML 5。
推動html5的落地
html5被認為是近10年來Web標準最大的飛躍。這一標準的最大好處之一是讓用戶免除了安裝各種各樣的插件之苦。比如只要是符合html5標準的瀏覽器,不再需要專用的播放器就可實現音視頻內容的順利呈現,就像現在瀏覽網頁上的文本以及圖片一樣簡單。而過去,這需要Flash、Silverlight等插件才能實現。
“html5作為一個標準開放的接口,它能夠大幅改善Web應用的用戶體驗,減輕Web服務器的壓力,同時也可以簡化Web應用的開發。”林斌表示。
林斌介紹說,谷歌一直是html5標準的最積極支持者之一,最新版的Chorme 6和開發版已經全面支持html5,包括支持在Web應用實現2D、3D圖形的繪畫以及支持多媒體音視頻內容的呈現,還支持Web應用的多線程和本地存儲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推動html5標準的普及,不久前谷歌還協助W3C組織發布了W3help.org網站,讓中國的開發者有了一個全面了解html5的中文平臺。
在林斌看來,HTML 5倡導創新、開放、標準,它將會把 Web 從內容平臺改造成一個標準化的應用平臺。而未來瀏覽器作為這一標準的承載者將代替客戶端,成為所有應用開發的平臺。
正是看到了上述趨勢,越來越多的瀏覽器廠商開始重視html5標準。據悉,目前包括谷歌、微軟、蘋果和Mozillia在內的主流瀏覽器廠商的新一代瀏覽器無一例外地宣稱將全面支持html5,這也必將為Web應用的普及創造更好的條件,讓Web應用時代早一天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