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html5的標準,各廠商一直爭論不休,IBM、Google、蘋果各自為營;有傳言稱,html5的正式標準要到2022年才能出臺。近日,HTML標準化委員會傳出消息,一名蘋果主管成為HTML標準化組織的副主席,讓蘋果在發展網頁設計語言方面取得更重要的地位。
先前,W3C的HTML工作小組領導人,是IBM的Sam Ruby與微軟的Chris Wilson。但根據W3C總監Tim Berners-Lee的電子郵件聲明,Wilson下臺后,職位由兩個人接替,分別是微軟網絡服務標準團隊的領導人Paul Cotton,以及領導蘋果WebKit WebApps團隊的Maciej Stachowiak。
Berners-Lee寫道:“為何設立三位共同主席? 顯然有許多工作要做。Sam、Paul和 Maciej把特定的技術帶進這項計劃(例如Maciej帶來WebKit的經驗,Paul則帶來Working Group processes)。”
的確,這兩位新任的共同主席加入的時機正逢關鍵時刻。W3C在1999年停止開發HTML 4.01版,轉而聚焦于另一種不同的標準,稱為XHTML 2.0,而這個標準在今年7月正式宣告死亡。同時,瀏覽器制造商自行籌組一個名叫WHATWG的組織,全名是網絡超文本應用程序技術工作小組(Web Hypertext Application Technology Working Group)。
隨著W3C再度擁抱超文本標示語言(HyperText Markup Languag,HTML),WHATWG的心血轉化成html5。這個版本內含許多功能,使互聯網變成更理想的平臺,不論是對靜態的網頁,還對互動性強的網絡應用程序而言,莫不如此。舉例來說,Web storage讓網絡應用程序把資料存入電腦,協助網絡應用程序在離線時也能運作。
不過,標準化過程很復雜,標準化組織與嘗試新功能的瀏覽器制造商之間,必須不斷地溝通。
同時,微軟本月稍早才剛開始積極討論HTML 5。
參與Chrome瀏覽器計劃的Google程序設計師And Aaron Boodman在html5電子郵件公共論壇上建議:“我們不妨徹底拋棄HTML第幾版的觀念。事實上沒人支持完整的html5...與其堅持某個特定的HTML版本是完整的單位,必須完整落實,倒不如我們把每個功能(或功能的邏輯群組)分開來各自成為獨立的小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