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vaScript對象是一種復合值:它是屬性和已命名值的集合。通過"."符號來引用屬性值。當屬性值是一個函數時,稱為方法。
①一段你常用但卻未必明白其真正底層原理的代碼:
- var s = "hello world!";
- var word = s.substring(s.indexOf(" ")+1,s.length);
如前面所說,這里變量s只是一個字符串原始類型,它怎么會有屬性(s.length)和方法(s.indexOf()、 s.substring())呢?沒錯,這正跟我們正要介紹的包裝對象有關。原因是:只要引用了字符串s的屬性,JavaScript就會將字符串值通過調用new String(s)的方式轉換成對象,這個對象繼承了字符串(String)對象的方法,并被用來處理屬性的引用。一旦屬性引用結束,這個新創建的對象就會被銷毀。
同字符串一樣,數字和布爾值也有各自的方法:通過Number()和Boolean()構造函數創建一個臨時對象。存取字符串、數字或布爾值的屬性時創建的臨時對象就是包裝對象。5種原始類型中的剩余兩種null和undefined沒有包裝對象:訪問它們的屬性會造成一個類型錯誤(Uncaught TypeError)。明白了上面的代碼,那么再看如下代碼:
- var s = "test";
- s.len = 4;//給它設置一個屬性
- var t = s.len;
不認真的同學這里就會認為最后t就是等于4了。難道最后t不等于4嗎?是的,最后t的值是undefined。想知道為什么請看繼續看解析:原來以這里第二行代碼只是創建了一個臨時字符串對象,并給len屬性賦值為4,隨即銷毀這個對象。而第三行又是通過原始字符串s創建一個新字符串對象(這個不是第二行代碼創建的對象,第二行代碼創建的對象已經被銷毀了)并嘗試讀取其len屬相,這個屬性自然不存在,因此表達式的結果為undefined。這段代碼說明了在讀取字符串、數字和布爾值的屬性值或方法(實際上是它們對應包裝對象的屬性值或方法)表現的像對象一樣。但如果你試圖給屬性賦值,則會忽略這個操作:修改只是發生在臨時對象身上,而這個臨時對象并不會繼續保留下來。
注意:可通過String(),Number(),Boolean()構造函數來顯示創建包裝對象:
- var s = "test",n=1,b=true;//一個字符串、數字和布爾值
- var S = new String(s);//一個字符串對象
- var N = new Number(n);//一個數值對象
- var B = new Boolean(b);//一個布爾對象
JavaScript會在必要時將包裝對象轉換成原始值,因此上段代碼中的對象S、N和B常常但不總是表現的和值s、n和b一樣。"=="等于運算符將原始值和其包裝對象視為相等,但“===”全等運算將它們視為不等。通過typeof運算符也可以看到原始值和其包裝對象的不同:
①typeof(s); ->"string"
typeof(S); ->"object"
②typeof(n); ->"string"
typeof(N); ->"object"
③typeof(b); ->"string"
typeof(B); ->"object"
本文作者:Craftsman_Gao
原文鏈接:http://www.cnblogs.com/craftsman ... /07/08/4631501.html
本站中的所有文章僅以學習和交流為目的,如果我們的工作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站長QQ:2601929995,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網站聲明】本站除付費源碼經過測試外,其他素材未做測試,不保證完整性,網站上部分源碼僅限學習交流,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損害你的權益請聯系客服QQ:2655101040 給予處理,謝謝支持。